此外,伸一每逢開會之後,必定去家庭訪問。
做家庭訪問,可以明白一個人的生活狀況,也可知道這家庭中正面對怎樣痛苦煩惱。同時,也可看見平素在開會活動中看不到的、這個人的另一面。
如果不能掌握這些資料,便不能給予每一個人適切的指導。不斷重覆這樣的家庭訪問時,彼此的心與心才可溝通,從而建立起創價同志的、金剛不壞的團結。所以,沒有實踐家庭訪問的組織,便不能產生真正的團結來。
伸一聽取他們工作和家庭的情況,然後,給予受煩惱困擾的會員勇氣、令迷惘的人得到確信,總之,他盡一切力量給予會員指導。
另外,當他家訪時,亦不會忘記慰勞會員家中的家人。因為能作為幹部而全力活動,是需要家人的支持和協助的。特別是當訪問那些為人妻子的幹部時,伸一總是恭敬有禮的、衷心地感謝她們的丈夫的協助。
因為佛法歸根到底是說人的舉止,所以禮儀和常識正是信仰者必須的條件,這樣才可以取得人們的共鳴。
伸一自己一邊率先實踐家庭訪問,給予各人一個典範,一邊說出家庭訪問的重要性。
「並不單是出席開會的人才是學會員。有些人即使想參加開會,可是因工作或種種事情問題而不能出席。另外,也有些受煩惱困擾而悶悶不樂,失去了信心的喜悅而沒有出席開會意欲的人。
對這樣的人,我們更要温暖認真地鼓勵他們。如果,運營組織時只是將焦點放在有參加開會的人,那麼本來應給予指導援手的人,就會從組織的網漏走了。
當我們接受任命,成為組織的負責人時,這就等如說戶田先生將他重要的弟子交給我們照顧,所以絶不能因負責人的疏忽而令這些人悲傷、退轉的啊!」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